鑒劇科:《製作人》一手好牌卻沒打贏
韓劇《製作人》以12集的片長正式完成了全劇的制作播出。這部匯集了金秀賢、車太賢、孔孝真、IU四位主演,以及數不清的“路人明星”的韓劇在開播之初可謂是來勢洶洶,但隨著前兩集播出之後,許多觀眾紛紛因“看不懂”而棄劇,第三集調換導演之後收視雖有所好轉,但劇情重點更傾向於往愛情線上發展,似乎有脫離最初企劃之嫌。
《製作人》在創新韓劇方面確實有所覺悟,但想要以一個韓國綜藝節目為大框架裝入藝能界新人成長、藝人生存狀態、綜藝節目運營機制,還要順道整出來復雜的四角戀情,這對於編劇顯然是個不小的挑戰,最終該劇也只能走向一部傳統愛情劇。四位主角的演技顯然已經通過劇集的播出,展現出無可挑剔的實力,雖然該劇不能說噱頭全在四位主角身上,但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為這四位主角而死守在電視機前。但最終,還是感謝在這個一眾男神女神紛紛毀在新劇上的時代裏,金秀賢、車太賢、孔孝真、IU四位演員還讓我們對他們未來的作品充滿期待。
金秀賢效應持續收視高 演藝圈生態全解析
根據韓國電視廣告真行公社kobaco對住在首都圈的13~59歲男女3655人為對象進行《製作人》觀看意向調查,結果顯示全部回答者中77%的受訪人表示對《製作人》有觀看意向。這個數據曾讓業內和劇粉們期待,是不是又一部國民韓劇的即將誕生。之所以觀眾對《製作人》有很大的期待,金秀賢絕對是因素排行榜第一位,作為新生代男演員的金秀賢,2012年《擁抱太陽的月亮》曾在韓國創下42.2%的收視率,2014年《來自星星的你》也曾創下28.1%的最高收視率,特別是《來自星星的你》的熱播,一舉將“都教授”推向了最高韓流明星的地位,因此,《製作人》的再次開播,無疑是一批還困在“蟲洞”中無法脫身的韓劇迷們的福音。該劇於5月15日在韓國首播,第一集以10%以上的收視率順利起航,前三集基本維持了10%之上的收視率,至第四集收視開始出現穩步上升,20日大結局該劇更創下了17.7%的高收視率,這一數據雖然無法比擬金秀賢的前作,但對於今年電視劇收視率“無法再現20,突破10即是好劇”的現實,《製作人》絕對算的是上今年收視率成績表現最佳的短篇作品,這無疑驗證了“金秀賢效應”的再持續。
為了挽回KBS2在周五和周六晚在收視競爭中的表現疲軟,《製作人》是KBS2為了挽回顏面而不惜砸重金打造的,每集高達4億韓元的制作成本,並投入金秀賢、車太賢、孔孝真、IU作為收視保障,由此可見KBS的良苦用心。在節目編排上電視臺更是費盡心機,將每集劇長比一般電視劇延長20分鐘,安排在每周五、六晚21點15播出,為的就是利用時間差迎擊同時段其他電視臺的節目。最後兩集時長再次分別延長10分鐘,總時長達到了90分鐘,此外還有一眾明星藝人前來客串,在第三集中15名客串藝人更是創造了新的電視劇客串人員數目紀錄。《製作人》以KBS電視臺為背景,圍繞電視綜藝部門為舞臺而展開,講述發生在綜藝節目製作人之間妙趣橫生的故事,想要展現那些夜班是正常生活、熬夜是基本選項、用眼色和體力來武裝自己的綜藝部門超高速黑洞們100%純度的現實生活。這其中,現實存在的電視臺、綜藝節目,還有藝人們共同出演的演藝圈的幕後生活無疑是觀眾最感興趣的,雖然此類電視劇作品在《On Air》、《他們生活的世界》中已有所體現,並也取得了一定的良好反饋,但對於《製作人》而言,顯然想要的比之前那些作品更多。
新形態韓劇大膽嘗鮮 口碑卻反響平平
《製作人》在制作之前就被媒體冠以“新形態韓劇試驗田”的稱號,在第一集中就進行了明顯的展現,它以綜藝節目制作作為該劇的主框架,同時將鏡頭以紀錄片的形式對準劇中人進行內心采訪,同時還有一眾明星路人串場,讓人儼然進入了綜藝節目的幕後生活。同時劇中還繼續延續了樸智恩編劇前作《來自星星的你》的設置,在每集片尾加設彩蛋小劇場。《製作人》的拍攝手法更傾向於實驗,譬如面對鏡頭的采訪,營造出偽紀錄片的效果,還有一些真人秀的表現手法,再加上綜藝節目強烈的既視感,顯然KBS想要倒騰出非一般的韓劇。但這些嘗試在2集之後就驗證了它的不可行性,觀眾紛紛表示劇情略亂,看不懂。該劇自開播,前三集都是10%左右左右的收視率,至第四集收視上升至11%,而這一原因的出現很大程度緣於導演變更,將劇情主線開始轉向愛情線。因此也不難看出,在復雜的劇情中,重點也只能抓一個,一個作品中呈現太多,用力過猛,也不見得觀眾就能照單全收。20日播出的最後一集不知是否是為了契合納涼特輯,竟然在劇中還出現了“鬼片”情節,雖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白勝燦這個菜鳥終於成長的事實,但突如其來的一筆也讓人頗感無語。
雖然該劇從整體的藝術性上沒有達到預想高度,但是不可否認一個月的時間看金秀賢、車太賢、孔孝真、IU四位演員飆戲,實在是過癮。首先,金秀賢果然不負眾望,再次出馬雖然沒有突破前作,但總是屬於穩定發揮,沒有失誤的完成了一部作品。劇中,金秀賢飾演的白勝燦屬於近期大勢呆萌系列,但會暗暗使壞的小心思讓人不免猜想:小哥,您是處女座的吧?其次,車太賢與孔孝真的演技自不必多說,一舉手一投足間完全的像是為了劇中人物而出現一般,完整的代入感讓劇本加分不少。最值得稱贊的當屬從歌手轉行的IU,雖然劇中她再次回歸來本行歌手的角色,但是在劇中傲嬌的小眼神、暗戀的小心思、哭泣時的小眼神,完全已經能夠稱得上是專業之中的專業,已許久沒有電視劇作品的IU相信憑借這次在《製作人》中的精彩表現,下一部作品也就在不遠處。
愛情線復雜 淡化菜鳥職場成長主題
愛情劇or綜藝電視劇,《製作人》貌似在這條路上沒有把握好方向。最初企劃中,金秀賢在劇中飾演的綜藝製作人“小白”看似不懂變通、搞不清狀況,卻是在不斷試煉中逐漸成長,這種套路在最初曾讓人以為該劇會走向偏於《未生》的套路,以新人成長史作為主線。但考慮到劇中還有車太賢、孔孝真、IU等偶像與實力並存的演員在,沒有愛情線基本是無法滿足粉絲們的挑剔需求的,因此還在劇中設置了幾條愛情線,83CP、雨傘CP,竹馬CP,作為劇中三對人氣最旺的愛情線,不到最後一刻,觀眾還真猜不出到底最後哪對情侶會最終的在一起。韓劇好在可以邊邊拍邊播,能夠實時掌握觀眾的反饋,因此通過前幾集的播出反映,編劇導演也逐漸將多樣愛情變成了《製作人》的主線,多種樣式的愛情逐漸成為觀眾們的熱議,83CP有意偏向於近期較熱的姐弟戀,同時也是為了照顧金秀賢而有意鋪墊設置。雨傘CP是從視覺上讓人感到清爽的一對情侶,同時Cindy(IU 飾)對白勝燦(金秀賢 飾)的暗戀小情懷也讓有過暗戀情懷的觀眾重拾記憶。竹馬CP,我會告訴你最後終成眷屬了嗎?竹馬CP在一起了、竹馬CP在一起了、竹馬CP在一起了(重要事情說三遍),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愛情大概就是從相知走向相戀吧,因此,自小青梅竹馬的愛情也是最令人憧憬的。好吧,一個愛情線都種類頗多,你還有心思看其他的嗎?
《製作人》最終選擇了愛情,弱化了綜藝節目電視劇這一企劃,不存在對錯與否,也無法說明“綜藝節目電視劇”這一形式的失敗,成長主題電視劇想要達到《未生》一樣的高度,還是需要多多鍛煉。
豪華陣容迷瞎眼 植入生硬劇情略亂
《製作人》一度曾被中國的觀眾稱為韓國版《建國大業》,到底有多少明星作為路人在劇中默默飄過,如果你不是資深韓迷,恐怕還真是一個不小心就錯過了。根據官方正式確認的邀約名單,《製作人》在12集中總共邀請了51位藝人,團體組合共計3組,其中包括:絕對搶戲配角金鐘國,《兩天一夜》成員尹汝貞、黃新惠、秦寶羅、玄英,白勝燦初戀飾演者趙允熙,少女時代小分隊TTS,申東燁,李英子,金泰均,柳熙烈,尹鐘信,趙正治,全炫茂,EXID成員HaNi,JYP娛樂公司辦老板樸振榮帶著旗下藝人尼坤、趙權、宣美,張赫、李天熙,鄭俊英,Roy Kim,Super Junior成員厲旭,K.Will,樸寶劍,李勝基,樸山多拉,姜勝允,金智秀,Boyfriend成員盧瑉宇、金瑉載,高雅拉……
《製作人》中出現的明星路人們,雖然在開播前期都能引起很大話題,但對作品劇情發展並無太大裨益,藝能局的臺前幕後,光憑一些小插曲來支撐顯得力不從心。《製作人》是電視劇、還是紀錄片,抑或是綜藝節目,很多人在前期都處於一種困惑的感覺之中,其實把它簡化是KBS的自我宣傳片,應該是最貼切的答案。
《製作人》講述的是KBS電視綜藝部門的故事,沒錯,也就是本片的出品方KBS電視臺。劇中故事就發生在現實的場景之中,把虛構的人物放入現實場景裏,足足的就是偽紀錄片的路子,該劇前兩集的聯合導演中的一位本就是獨立電影導演,因此該劇一開始的實驗味道就很濃厚。此外,劇中金秀賢、車太賢是《兩天一夜》的製作人,孔孝真是《音樂銀行》的製作人,這都是KBS電視臺旗下真實存在的綜藝節目。所以,該劇就是KBS在自我宣傳,打造一部電視劇在給自己臉上貼金,可謂十分用心。
力圖打造新形態韓劇是《製作人》一直想要實現的創新,可無法將創新點完美的融合於劇情之中,用力過猛,結果倒成了四不像,在現實與愛情面前終有些迷失了自我,最終也只是再次為愛情韓劇名冊上多劃上了一筆,終是有些可惜。